说起东北王,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想到张作霖了。没错,张作霖确实号称“东北王”。不过有的人认为,若是杜立三没有死的话,那么“东北王”这个称号恐怕跟张作霖就没什么关系了。那么这杜立三到底是何方神圣呢?杜立三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?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杜立三出生在1880年。尽管他的年纪,比起同时期的绿林人物要小,但他的出道时间,却比大部分人都要早得多。杜立三的父亲杜宝增本身就是一名土匪,杜立三子承父业,在12岁的年纪,就开始了绿林生涯。
在他16岁那年,杜宝增遭到族叔杜宝兴出卖,被官府抓去砍了头。杜宝兴一不做二不休,他甚至还打算把杜立三的母亲也抓去卖掉。
杜立三知道真相后,当即伙同数十人,把族叔杜宝兴和他的儿子抓起来处死。年纪轻轻便得报杀父大仇,杜立三很快就在绿林中有了一定的名气。
杜立三行事狠辣,这是当时人们对他的一个最深刻的印象。比如,当有人想要入伙时,杜立三总是会让他们头顶鸡蛋,站到几十米开外去。他会淡定地站在远处开枪射蛋,以此观察测试者的一举一动。
一般来说,只要测试者不流露出畏惧的情绪,杜立三就会让他入伙。但前提是,这个人还得活着。通常每十个人里,杜立三会因为失手而打死一两个人。而他这样的枪法,实际上已经非常厉害了。
20岁那年,杜立三圈定了台安县和辽中县一大批地区为根据地,并开始向当地的百姓收取“保护费”。杜立三规定,每10亩地,每年需要交2块大洋。这税率,甚至比清政府的还要高。杜立三还在河边设卡,要求辽河的过往船只,每船每趟必须交5块大洋。
尽管杜立三非常贪婪,但仍有一部分老百姓将他称作“好汉”。这主要有两个原因。
其一,当时的辽河常常洪水泛滥,百姓受灾严重,而清政府又不管。杜立三下令拿钱出来维修河道,并将其中一条支流截断。这一举动,不仅解决了水灾问题,同时还让截流后的区域,成了一片低洼的沃土。这些事至今在当地的县志中仍有记载。
其二,杜立三有一个外号,叫做“包打洋人”。当时沙俄不停向东北南部扩张,杜立三的利益遭到了严重的侵害。为了击退俄国人,杜立三多次带队突袭俄军营地,迫使沙俄不停地向后撤退。在后来的日俄战争中,杜立三也曾配合日军,多次向沙俄军队进攻。杜立三因为抗击侵略者,被当时的百姓们冠以了“英雄好汉”的名头。
有人认为,杜立三打击沙俄,主要是利益原因。其民族气节的成分,其实是很少的,他不配被称作好汉。但不管怎么说,杜立三确实是多次打击了外国侵略者,成功保卫了国土。至于真实动机,那便是见仁见智了。
1907年,杜立三的势力越来越大,东北总督徐世昌开始感到不安。为了除掉心腹大患,徐世昌决定让张作霖前去剿灭杜立三。
考虑到杜立三势力强大,张作霖决定避免硬碰硬,用计将杜立三除掉。
张作霖先派人向杜立三贺喜,佯称奉天总督派人来向他招安,他请杜立三火速来新民会见招安委员。杜立三在和家人商量后,觉得前往新民的风险太大,很可能是张作霖的圈套,随即回绝了张作霖。
张作霖见计划失败,又把杜立三的叔父杜泮林请了出来。他对杜泮林说:“我和立三是朋友,怎么可能加害他?前几天,徐总督带了一师的人马来了奉天,说是要剿灭立三。我多次上禀,请求徐总督暂缓,让我疏通疏通,这才暂时压了下来。现在我请您来,就是要替立三想想办法。”
杜泮林听完之后非常感动,当即写信给杜立三,让他赶紧到新民来,商谈招安事宜。杜立三经过慎重考虑后,最终还是决定前往新民。为了自身的安全,杜立三做了多项周密的布置。但可惜的是,在听说杜立三要来后,张作霖也进行了严密的布置。而他的布置,却让杜立三插翅难飞。
杜立三抵达新民后,张作霖只带了两个护卫,与杜立三共进午餐。到了晚上,张作霖正式摆宴,要与杜立三洽谈招安之事。杜立三见张作霖热情,便也只带了两个护卫前往。结果在晚宴结束后,杜立三刚走出门口,就被几个大汉按在地上,当场就被杀死了。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107475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